招投标中的阴阳合同风险识别与应对策略

招投标领域的阴阳合同,即中标后签订的备案明合同与私下履行的暗合同并存,已然成为破坏市场秩序的顽疾。其风险潜伏于交易全流程,需精准识别并靶向应对。

风险识别首重穿透表象。一方面是价格风险,明合同多符合招标要求,暗合同却常通过压低价款、缩减工期倒逼履约,易引发工程质量隐患与拖欠工程款纠纷。另一方面是合规风险,私下变更工期、质量标准等核心条款,涉嫌规避招投标监管,一旦曝光企业将面临行政处罚,相关负责人甚至承担刑事责任。此外,履约中的权责混乱更易触发诉讼,既损耗企业声誉,又增加维权成本。

应对策略需构建全链条防线。事前应筑牢内控,建立招投标专项审核机制,对合同条款与招标文件的一致性严格把关,杜绝业务人员为中标私下承诺的行为。事中要强化监督,签订合同时同步核查备案条款与实际约定,引入第三方审计跟踪资金流向与工程进展,及时发现条款背离迹象。事后需完善救济,若遭遇对方逼迫签订暗合同,应留存沟通记录、补充协议等证据,向监管部门举报并通过法律途径主张合同无效。

要想彻底根治阴阳合同,既需企业强化合规意识,更依赖监管部门加大核查力度。唯有企业自律与监管震慑形成合力,才能净化招投标环境,保障市场公平与交易安全。

招投标必备《tocheck单机版标书查重软件》-围串标风险点智能检测与识别,提供多维围串标风险评估模型。服务于招标代理企业、审计局、央企、智慧招采平台等超过1000家企业及普通用户。


2025-10-22 12:00:56

相关文章

招投标中的阴阳合同风险识别与应对策略 技术复杂项目的招标文件编制技巧 招标文件中“不合理条件限制投标人”的司法认定标准 双碳目标下新能源项目招投标的政策激励与市场响应 跨国项目投标的资质与文化差异 如何利用历史标讯提升投标精准度? 为何是它?黑马中标的核心原因
上一篇: 技术复杂项目的招标文件编制技巧 下一篇: 已经是最后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