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存证能否终结招投标事后抵赖?

传统招投标中,标书篡改、评分争议引发的事后抵赖屡见不鲜,纸质存证易损毁、中心化电子存证可操控的痛点让公平性备受考验。如今区块链存证技术与荆州暗标盲评试点的结合,正为破解这一顽疾提供新路径。

区块链的核心优势在于构建了不可篡改的信任基石。投标文件上传时,系统会生成唯一哈希值与时间戳,形成不可复制的数字指纹,分布式节点存储让篡改需攻克超51%节点,成本高到难以实现。深圳某市政工程中,投标方试图修改报价重传,因哈希值不匹配被直接拦截,这正是技术防篡改的鲜活例证。

荆州秭归暗标盲评和席位制试点则从机制层面筑牢防线。技术标隐去企业标识后随机编码,专家在独立席位评审,物理隔离与技术屏蔽双管齐下。这种模式与区块链存证形成互补,盲评切断人情干扰,存证则固化评审全程数据,质疑时可回溯完整流程。试点以来当地质疑投诉量显著下降,印证了协同模式的有效性。

数据更具说服力,某省级平台应用区块链后,招投标争议率下降67%审计效率提升80%。当标书内容、评审打分、中标结果全流程上链,事后抵赖便失去立足根基,篡改痕迹可精准追溯责任归属清晰明确。

技术筑牢防线,机制保驾护航。区块链存证与暗标盲评的融合,不仅终结了事后抵赖的生存空间,更让电子招投标真正迈入透明化、可信化的新阶段。

招投标必备《tocheck单机版标书查重软件》-围串标风险点智能检测与识别,提供多维围串标风险评估模型。服务于招标代理企业、审计局、央企、智慧招采平台等超过1000家企业及普通用户。


2025-11-07 10:57:50

相关文章

区块链存证能否终结招投标事后抵赖? 如何用三清单核查打掉应招未招? 电子清标系统如何让机器码雷同现形? 当FIDIC条款与中国招投标制度的碰撞与交融 评标专家的三色管理,科技重塑招投标公平性 AI评标系统是否制造新不公平? 远程评标普及的公正性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