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标后发现资质造假怎么办?

弄虚作假骗取中标的,中标无效。 除了以他人名义投标的弄虚作假手段外,还包括伪造资质证书、营业执照等投标资料的欺诈行为。


本项目尚在资格预审阶段,采用弄虚作假手段获取无效投标资格的,可按照资格预审文件规定重新认定合格申请人。 评标后发现弄虚作假的,除取消中标资格外,骗取中标属于应予处罚的违法行为,给招标人造成损失的,还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尚不构成犯罪的,由行政监督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投标人的赔偿范围包括直接损失损失和间接损失,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包括中标无效后的重新招标费用; 后者,如工程的预期收益损失,赔偿的对象是因招标人骗取中标而遭受损失的招标人。 由于骗取中标的行为属于侵权行为,其造成的损害赔偿范围不受合理预见规则的限制。


tocheck针对标书进行算法优化,并提供文本纠错功能,不放过蛛丝马迹,为用户发现疑似抄袭剽窃串标围标等情况,帮助企业规避风险。


2022-01-11 14:43:16

相关文章

标后履约黑匣子,物联网如何破解转包分包困局 眉山三化改革样本:74%的外地企业参与率的营商环境密码 区块链存证能否终结招投标事后抵赖? 如何用三清单核查打掉应招未招? 电子清标系统如何让机器码雷同现形? 当FIDIC条款与中国招投标制度的碰撞与交融 评标专家的三色管理,科技重塑招投标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