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控制价的几个陷阱

一般来说,招标控制价有五个陷阱,如下:


1.施工企业投标控制技术措施费偏差


企业的招标控制措施费用应与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相一致,特别是与项目本身的施工设计组织相一致,否则很容易出现问题。


2.招标控制价的综合单价偏离市场价格或不统一。


项目委托方或招标方必须是具有特定相应施工资质的工程造价咨询方,并注意招投标控制价的审核和编制,特别是同一建设项目特征中的综合单价必须一致,如应用预算金额和主要材料预算金额需要均衡报价。


3.招标控制价在公告前下调或上调。


合理的招标控制价应符合市场价格,并根据相关标准文件进行编制和审核。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地方的招标控制价往往在公布前就下调或上调,最终导致建设工程竣工结算远远超过招标控制价,以至于无法进行统计和结算。


4.项目的规范要求不一致或功能描述不完整。


企业在投标时必须注意项目的特殊描述,因为项目特征描述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投标的综合单价或控制价的准确性。


5.缺乏对工程费的动态管理。


每个建设项目难度不同,都有特殊性。因此,施工企业必须重视施工项目的动态管理。比如在收取各种费用时,他们要按照相关标准进行信息指导,不断调整市场动态。


tocheck针对标书进行算法优化,并提供文本纠错功能,不放过蛛丝马迹,为用户发现疑似抄袭剽窃串标围标等情况,帮助企业规避风险。


2022-06-01 16:42:47

相关文章

招投标全流程避坑指南 招标过程的公正保障之道 招投标领域“放管服”改革的评估与深化路径 标书查重利器——Tocheck 大数据技术赋能:提升投标成功率的新路径 构建合规堡垒:以体系化建设重获投标资格 精准把控异议投诉时效,筑牢投标权益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