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中小企业在招投标中面临的准入门槛高、竞争实力弱等问题,各地持续加码扶持政策,通过预留份额、降低门槛、信用加分等举措,让中小企业在招投标市场拥有更多机会,市场竞争格局更趋多元活力。
以往中小企业投标常遇玻璃门。某环保科技公司负责人坦言,大型项目招标常设置过高资质要求,比如近三年完成过亿元项目,这让刚起步的小企业望而却步。扶持政策实施后,这种局面逐步改变。明确要求400万元以下的政府采购项目专门面向中小企业,超过此规模的项目预留30%以上份额给中小企业,去年全国通过预留份额中标的中小企业项目达12万个。
准入门槛的降低让中小企业轻装上阵。取消投标保证金的规定减轻了资金压力,某市政项目招标中,23家投标企业中有18家享受保证金减免,节省流动资金超500万元。对信用良好的中小企业,允许采用承诺制替代部分证明材料,某建筑公司凭信用承诺快速通过资格审查,首次中标县域道路项目。
专项加分政策提升竞争实力。评标时对中小企业设置3%-5%的价格扣除,相当于在报价相同情况下自动获得加分。某产业园绿化项目中,一家本地苗木企业凭借中小企业加分,最终击败两家大型企业中标。政策实施后,中小企业中标率从28%提升至43%,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中标数量增长尤为显著。
配套服务让扶持政策落地见效,各地建立中小企业投标服务中心,提供免费文件编制指导、政策咨询等服务。某县举办的招投标培训班,帮助56家企业掌握投标技巧,其中12家首次中标。这种精准扶持不仅拓宽了中小企业发展空间,更让招投标市场引入更多新鲜血液,在多元竞争中提升整体服务质量与创新活力。
招投标必备《tocheck单机版标书查重软件》-围串标风险点智能检测与识别,提供多维围串标风险评估模型。服务于招标代理企业、审计局、央企、智慧招采平台等超过1000家企业及普通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