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公平幻觉招投标政策能否消灭关系户?

从纸质标书到电子招投标平台,从随机抽取评委到全程留痕备案,招投标领域的政策规制不断加码,却始终未能彻底根除关系户的魅影。这场政策与潜规则的博弈背后,藏着对绝对公平的认知偏差政策能压缩灰色空间,却难凭单一力量消灭人性与利益的复杂交织。

关系户的存续,往往披着合规的外衣。某市政工程招标中,招标方通过设置需具备同类项目3次以上业绩的隐性门槛,精准匹配长期合作的关联企业;更隐蔽者借助围标串标,由数家关联公司陪标抬高价格,最终让自己人以合理低价中标。这些操作均在政策框架内完成,表面流程无懈可击实则让公平沦为形式。

政策难以根治关系户,根源在于其刚性约束与执行弹性的矛盾。现行政策虽明确禁止利益关联,但评委打分的主观权重、技术参数的模糊表述,仍给暗箱操作留了缝隙。中部某省招标监管人员坦言,面对量身定制的招标文件,即便察觉异常若无实锤证据也难以叫停,政策的刚性在实操中会打折扣。

更关键的是,关系户本质是利益链的产物。部分企业长期依附特定甲方形成共生关系,政策能切断显性利益输送,却难瓦解隐性的人脉网络。某建筑企业负责人透露,行业内熟人推荐仍占项目来源的三成,这种基于信任的合作模式很难被政策完全割裂。

政策的价值不在于追求绝对公平,而在于筑牢公平底线。通过扩大专家库覆盖面、推行盲评机制、打通企业信用数据等组合拳,能最大限度压缩“关系户”的生存空间。正视公平的相对性,以动态完善的政策适配复杂现实,才是招投标领域的务实之道。

招投标必备《tocheck单机版标书查重软件》-围串标风险点智能检测与识别,提供多维围串标风险评估模型。服务于招标代理企业、审计局、央企、智慧招采平台等超过1000家企业及普通用户。


2025-10-31 11:26:38

相关文章

绝对公平幻觉招投标政策能否消灭关系户? 中小企业政策红利该怎么防止被滥用? 禁止歧视条款和保护本地企业,地方招投标执行难点 RCEP框架下东南亚国家招投标技术性壁垒破局之道 国企采购如何为国产创新产品开绿灯? 远程异地评标:如何瓦解专家熟人圈? 新质生产力招标:伪科技公司如何收割国资?
上一篇: 中小企业政策红利该怎么防止被滥用? 下一篇: 已经是最后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