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招投标因高效便捷成为行业主流,但标书泄密事件频发,动辄引发项目流标、企业索赔等连锁风险。今年电子标书安全防护迎来刚性约束,国产密码算法强制应用标准正式实施,该标准以国家密码管理局《电子招投标密码应用指南》为技术依据,为标书信息筑牢全流程安全屏障。
以往电子标书加密多采用通用算法,存在密钥管理薄弱、境外技术后门等隐患。某重点工程曾出现标书提前泄露,3家竞标企业报价高度雷同,最终导致招标作废造成近千万元前期投入损失。此类事件暴露的安全漏洞,推动了加密技术的标准化升级。
新强制标准明确要求,标书从编制、上传、传输至评审全程,须采用SM4分组密码算法加密处理。企业编制标书时,系统自动嵌入基于SM2算法的数字签名,确保标书来源可追溯、内容不可篡改;传输环节通过SM9标识密码算法建立端到端加密通道,杜绝数据拦截风险。国家密码管理局更规范了密钥生成与销毁流程,实行一次一密动态管理。
标准落地已构建全链条防护体系。某省招投标平台升级后,通过国产密码算法实现标书“编制即加密、开标才解密”。此前试图通过破解传输链路获取标书的尝试均告失败,平台泄密投诉量同比下降92%。国产密码算法的强制应用,不仅堵住了技术漏洞,更以标准化手段夯实了电子招投标的安全根基。
国产密码算法强制应用标准的实施,并非简单的技术升级,而是对电子招投标安全体系的系统性重构。从SM系列算法的全流程适配,到密钥管理的标准化规范,这套以国家密码管理局技术指南为核心的防护方案,精准破解了传统加密模式的短板。其落地成效充分证明,标准化的国产密码应用是堵住标书泄密漏洞、维护招投标公平秩序的关键支撑,为电子招投标行业的安全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招投标必备《tocheck单机版标书查重软件》-围串标风险点智能检测与识别,提供多维围串标风险评估模型。服务于招标代理企业、审计局、央企、智慧招采平台等超过1000家企业及普通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