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中标变低价坑标,畸形竞争当根治

报价最低者中标本是招投标领域的通行规则,如今却在部分行业异化为“低价抢标—偷工减料—质量缩水”的恶性循环。从房屋墙体开裂到市政管道渗漏,诸多质量问题的背后,都藏着低价中标引发的畸形竞争顽疾等待重拳整治。

低价中标为何会沦为低价坑标?核心在于报价脱离成本的非理性竞争。部分企业为抢占市场,故意报出低于合理成本的价格,中标后发现无利可图,便动起歪脑筋用劣质材料替代国标建材,缩减工序省略关键检测,甚至擅自变更设计方案。而招标人若只重价格不审成本,评标机制缺乏对报价合理性的研判,便给了这类企业可乘之机。

这种畸形模式的危害触目惊心。对业主而言,看似省了初期投入,实则要承担后期维修的巨额成本,甚至面临安全风险;对合规企业而言,坚守质量的成本远高于恶意低价者,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被严重破坏;长远来看,行业信誉持续受损,劣币驱逐良币的乱象会让整个产业陷入发展困境。

破解困局需斩断低价—劣质的利益链条。首先要完善评标机制,将报价合理性、企业信誉、技术实力等纳入综合评审避免唯价格论;其次需强化全过程监管,从材料进场到施工验收全程留痕,对偷工减料行为从重处罚;更要明确成本红线,建立价格预警机制,对低于成本的异常报价严格核查。

招投标的本质是实现资源最优配置,而非单纯追求低价。唯有摒弃短视的价格竞争,建立优质优价的市场导向,才能让合规企业站稳脚跟,让工程质量真正过硬推动行业走出畸形竞争的泥沼。

招投标必备《tocheck单机版标书查重软件》-围串标风险点智能检测与识别,提供多维围串标风险评估模型。服务于招标代理企业、审计局、央企、智慧招采平台等超过1000家企业及普通用户。


2025-11-11 11:26:16

相关文章

招投标暗箱当破,公平竞争当立 标后履约黑匣子,物联网如何破解转包分包困局 眉山三化改革样本:74%的外地企业参与率的营商环境密码 区块链存证能否终结招投标事后抵赖? 如何用三清单核查打掉应招未招? 电子清标系统如何让机器码雷同现形? 当FIDIC条款与中国招投标制度的碰撞与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