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陪标内卷,让招投标回归价值竞争

招投标市场中,一边是中小企业沦为龙头企业的陪标工具,拿着微薄酬劳走过场;一边是头部企业为抢项目陷入自杀式报价的内卷,利润空间被一再挤压。

生态失衡的症结藏在多重矛盾中。中小企业因资质、资金、技术等短板,难以与龙头企业正面抗衡,为求生存只能依附前者参与陪标,形成中标者分利、陪标者得偿的潜规则;而龙头企业间的竞争逐渐脱离技术、服务比拼,转向单纯的价格厮杀,看似是企业自主选择,实则是缺乏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无奈之举。更深处部分招标方设置隐性门槛排斥中小主体,评标机制重价格轻价值的导向进一步加剧了失衡。

这种乱象的危害远超表面。陪标让中小企业创新动力消磨殆尽,陷入依附生存的恶性循环;龙头企业内卷导致研发投入缩水,行业技术升级停滞;最终招标方虽可能短期获益于低价,却要面临服务缩水、质量下降的长期风险,形成全链条的价值损耗。

重构生态需精准发力。一方面要破除准入壁垒,推行“普惠性”招标政策,对中小企业预留合理份额,杜绝量身定制的隐性门槛;另一方面要优化评标体系,将技术创新、服务质量、履约能力等权重提升,让价格不再是唯一标尺。同时需严惩陪标串标行为,建立企业信用分级机制,让失信者无处遁形。

招投标的健康生态,应是中小企业有机会、龙头企业拼实力的良性格局。唯有让竞争焦点回归技术、服务与价值创造,才能让各类市场主体各得其所,推动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招投标必备《tocheck单机版标书查重软件》-围串标风险点智能检测与识别,提供多维围串标风险评估模型。服务于招标代理企业、审计局、央企、智慧招采平台等超过1000家企业及普通用户。


2025-11-11 11:38:06

相关文章

招投标暗箱当破,公平竞争当立 标后履约黑匣子,物联网如何破解转包分包困局 眉山三化改革样本:74%的外地企业参与率的营商环境密码 区块链存证能否终结招投标事后抵赖? 如何用三清单核查打掉应招未招? 电子清标系统如何让机器码雷同现形? 当FIDIC条款与中国招投标制度的碰撞与交融
上一篇: 低价中标变低价坑标,畸形竞争当根治 下一篇: 已经是最后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