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串标新手法:AI换脸视频会议如何突破监管?

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围标串标手段正随技术迭代升级,今年曝光的AI换脸视频会议造假手法,以其隐蔽性引发行业警惕。这种借深伪技术规避监管的操作,已在多地交易场景中显现踪迹,而上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启用的活体检测技术,正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防线。

传统围标串标易在人员到场核验、标书雷同处露馅,AI换脸技术则直击监管痛点。不法分子先搜集目标企业负责人公开影像,通过深度伪造技术复刻面部特征与声线预录决策会议片段。在交易核验环节,他们以远程办公为由发起视频会议,播放伪造内容完成身份核验,甚至多人同步换脸营造真实决策场景规避线下核查风险。

上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技术反制方案,恰好切中这一乱象的要害。该中心自主研发的活体检测系统,跳出单一化面部识别的局限,创新引入动态指令核验机制,会随机指令画面中的人员完成转头、眨眼等连贯动作,同时同步开展声纹实时采集与比对。此外,系统还能精准捕捉深伪视频特有的帧率异常、面部边缘虚化等痕迹,再结合交易数据开展关联分析,最终构建起“生物特征核验+行为逻辑校验+交易数据溯源”的三重防控体系。

这场技术攻防的核心,始终是市场公平秩序的守护。当前围标串标已呈现明显的技术化、隐蔽化升级态势,唯有以监管技术的迭代升级应对不法手段的翻新,方能筑牢市场公平的坚实防线。

招投标必备《tocheck单机版标书查重软件》-围串标风险点智能检测与识别,提供多维围串标风险评估模型。服务于招标代理企业、审计局、央企、智慧招采平台等超过1000家企业及普通用户。


2025-11-21 10:54:24

相关文章

围串标新手法:AI换脸视频会议如何突破监管? 招投标新政解读:ESG指标如何重塑评标权重 智能合约让中标通知书触发履约零延迟 BIM与招标文件联动:数字孪生工地的招标革新 2025招投标黑名单升级:五年禁入筑牢信用防线 大数据动态成本核算颠覆传统报价模式 智能评标五重防火墙能终结专家评标异化?